云南省情系列微视频05:00 世界文化遗产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所体现的“水系—森林—村寨—梯田”“四素同构”系统符合世界遗产标准,其完美反映的精密复杂的农业、林业和水分配系统,通过长期以来形成的独特社会经济宗教体系得以加强,彰显了人与环境互动的一种重要模式。 ——世界遗产委员会 红河哈尼梯田田野鸟瞰图年6月22日,以元阳县三个梯田片区为主体的“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珍惜和保护的遗产。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成功申报,创造了我国现有世界遗产中“第一个以农耕、稻作为主题的遗产项目”“第一个以民族名称命名的遗产地”“第一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双遗产地”等多个第一,在人类历史文化遗产宝库中增添了亮丽的篇章。 梯田分布 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哀牢山南部的梯田,是哈尼族祖先于一千多年前开始依山而塑造的农耕景观。这片由梯田、森林、水系和村寨等四个要素组成的自然生态系统总面积.04平方千米,核心区面积.03平方千米。 “一碧千里”的坝达片区“云雾缭绕”的多依树片区“变化万千”的老虎嘴片区哈尼梯田包含三大片区——坝达片区连片多亩的梯田,老虎嘴片区近亩梯田,多依树片区连片上万亩梯田。梯田分布从山脚延伸至海拔多米的山巅,级数最多可达多级,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杰作。它们既是中国原生态梯田的杰出代表,亦是世界农耕文明史上的一个奇迹。 梯田农业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哈尼族的先民便活动于今四川省大渡河南岸及雅砻江以东地带,从事农耕。 随着族群迁徙,哈尼族先民辗转进入哀牢山区,继续从事农耕活动。至隋唐时期,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哀牢山区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梯田农业。唐人樊绰在《蛮书云南管内物产》称赞哈尼梯田“殊为精好”。从当时云南各少数民族治理“山田”的技术来看,唯有哀牢山区的哈尼族梯田达到较高水平。 梯田水稻在哀牢山区,哈尼族先民选择向阳平缓的山坡居住,种植旱稻、荞子、芋类等旱地作物,为了保持肥力,将坡地改为台地。几年后,台地自然沉降稳固,于是开渠引水,进行灌溉,便形成了梯田。这一景观构成了千奇百态、变幻莫测的天地艺术交响乐,成为举世瞩目的梯田奇观。 梯田与村寨山地间的耕作生活,形成了哈尼族独特的梯田农耕文化。哈尼族根据长期对自然的观察,创造了自己的历法,按照自然物候的变化来安排各种农事、祭祀以及家庭生活。梯田难以使用大规模农业机械,哈尼族人便采用传承千年的传统方式耕作,每年耕作需要经历挖头道田、修水沟、犁、耙、施肥、铲埂、修埂、造种、泡种、放水、撒种、薅草、拔秧、铲山埂、割谷、挑谷、打谷、晒谷等20余道工序。 梯田水源映衬着天光云影水是哈尼梯田的重要生命线,为了保障成千上万亩梯田的用水,智慧的哈尼人秉承《四季生产调》和《哈尼哈吧》等哈尼古歌的指导,实行“木刻分水”制度、“沟长”制度。选用质地坚硬的木材刻出开口宽度大小不同的横木,制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早使用的明渠流量计——木刻分水器,保证了每块梯田都能得到约定的用水量。古老的文化传承正是哈尼梯田维系千年的根源。 保护与开发 梯田晚霞年申遗成功后,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成为元阳县乃至红河州最具影响力的世界级旅游品牌。 当地政府本着“保护优先、统一规划、科学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在开发旅游的同时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及梯田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对传统村寨的民居进行挂牌保护;全力推广梯田红米种植,着力开发以稻田为核心的优质、特色农业绿色生态产品;在梯田景区内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旅游村,发展农家乐、农家客栈等旅游服务产业,带动当地群众就业,促进景区群众增收致富。 大地的调色板——元阳哈尼梯田哈尼梯田代表的是一种文化、一种传承、一种精神,保护哈尼梯田不仅是哈尼族人民的传承与责任,更是世界人民的使命与荣耀。 春耕时节,哈尼梯田绿意盎然;稻香飘逸时,哈尼人在金黄的稻田间收获喜悦;落日余晖下,梯田在夕阳的覆盖中若隐若现,如缥缈仙境。几千级梯田五彩斑斓、依山就势、鳞次栉比,与山林、村寨一起构成了一幅直击人心的壮丽美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雕刻这片大地,也雕刻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千年时光。 5分钟带你读懂《美丽云南》第三季 有一个[世界遗产·红河哈尼梯田]在云南红河 《美丽云南》第三季 5分钟读懂云南美名「宜良县」云南省情系列微视频美丽云南第三季 #美丽云南# 更多精彩内容正在更新,敬请期待 触摸云南千年脉动 纵览高原壮美河山 阅尽古滇千秋青史 感受云岭蓬勃生机 云南省情系列微视频《美丽云南》第三季 -以影像存史,秒懂云南三千年-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t/pgst/297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