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提防野生菌中毒!近期云南野生菌将陆续上市同时也进入了有毒野生菌中毒高发期年云南省报告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病人数较上年分别下降37.4%、37.5%,死亡人数与上年持平,达到近三年最低水平。近期随着雨季来临,各类野生菌已进入生长旺季,防控形势十分严峻。风险分级为精准防控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年起依据中毒风险将云南所辖县市区的野生菌中毒风险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不同等级的风险地区采取不同的防控措施,以预防野生菌中毒发生。野生菌中毒风险全省共划定野生菌中毒风险高风险地区10个,中风险地区48个,低风险地区62个,无上报地区9个。其中宜良县、红塔区、新平县、丘北县、砚山县、澜沧县、宣威市、师宗县、盈江县、开远市等10个县市区被划定为高风险地区,以上地区出现野生菌中毒事件的频次较高且容易发生中毒死亡事件,居民要特别注意,提升自我防范意识,降低中毒风险,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点击图片查看大图)警惕“两大杀手”综合风险等级情况,需特别警惕云南省野生菌中毒的“两大杀手”。(一)亚稀褶红菇(俗称“火炭菌)亚稀褶红菇是我省中毒最严重的毒菌品种,历年来已造成多人中毒、多人死亡事件,而外形极为相似的密褶红菇、稀褶红菇却是食用菌,一般人很难区分,需要专业人员结合显微镜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手段才能进行准确鉴别,建议这类菌子最好不要食用。(二)剧毒鹅膏类有人听说吃鸡枞中毒,但鸡枞是无毒的,其实是因为误食了形态类似鸡枞的毒菌,如剧毒的致命鹅膏菌、灰花纹鹅膏菌、假褐云斑鹅膏菌形态和鸡枞很相似,因此采食鸡枞要特别小心。剧毒野生菌不止红伞伞白杆杆这份指南请收好为了让大家认菌认得更清,吃菌吃得放心,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云南省真菌多样性与绿色发展重点实验室联合对云南常见毒菌挂图进行了更新。根据最新研究进展和近几年云南有毒蘑菇中毒事件的统计,本次对之前图版的物种进行了部分更新,并将图版中照片放大以便大家看得更清楚。本次更新图版包括两张,共计24种云南常见毒菌(毒蘑菇)。云南省各单位因公益活动或公益宣传需要印制和分发的可以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办公室联系,免费索取《云南常见毒菌(毒蘑菇)版》原图。为尊重知识保护版权,印制时不得修改、截取图版中的图片、文字等信息另做他用。吃菌子中毒怎么办?凡是在吃过菌子10分钟后至72小时内,有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或其他不适者,首先可以采取催吐的办法进行自救,随后应立即就医。同餐进食者不论症状轻重,医院进行观察诊治。1.催吐:在中毒者神志清楚的情况下尽快催吐。可用手指按压舌根即可引起呕吐。可反复多次,尽量把胃内食物呕吐出来,以减少毒素吸收。2.立即就医:医院救治,最好携带剩余菌子样品,以备鉴定菌子的种类,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昆明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廖晶蓉来源:云南疾控编辑:张曦编审:吴晨萍终审:周建军长期接受来稿,投稿邮箱:zsccsina.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t/pgst/6604.html |